女人不对自己好,别人也不会重视你的
——《上海女子图鉴》
上海的抗疫工作仍在紧张有序地开展着,作为一个已经被封禁多日的上海外来者,也是难得闲暇。衣服缺少了以往的精致,化妆也免去了,偶尔还蓬头垢面,觉得这样的日子倒也是随性自在,只是偶尔很怀念那些自由出行的日子。
身着一身摇曳生姿的旗袍,头发被打理成一个精致的发髻,带着精致的妆容不时对我巧笑倩兮,视频中的上海闺蜜依旧还是那样优雅得体。呆在家中,还收拾得这么精致?我很不理解。这就是我一直以来的生活习惯呢,她辩解道。
哦,这应该才是真正的上海女人吧,不管生活于厅堂,还是囹圄,从不丧失对美好的生活的追求,自带风华。
比如很多年前的上海名媛郑念。
那是一个天清气爽的清晨,偶尔吹来的风中似有阵阵寒意,仿佛在预示着什么。
“她就是英国间谍。”随着一声义愤填膺的指控,一群年轻人涌进她的屋子里。“嗞”的一声,窗上的帆布篷遮被扯下来了,沿墙书架上的书洒了一地,那盏忽明忽暗的梦幻般的照明灯也被毫不留情地连线拔起。
只一会功夫,这套她甚是喜欢的华夏美屋,这个被英国友人誉作“一方充满幽雅高尚情趣的绿洲,就被洗劫一空。
难怪,在那个年代,她的名媛身份确实太耀眼了。祖父是清末翰林院庶吉士,曾参与过戊戌变法;父亲留日归来,官至中华民国革命海军舰队少将军衔;老公是民国驻澳大利亚外交官;而她在读中学时就曾四次登上《北洋画报》封面,从燕京大学毕业后,又获得了世界名校伦敦政治经济学院的硕士学位。
自老公去世后,42岁的她就开始独立养家,工作虽然辛苦,但她从来不失体面与优雅,旗袍是定制的,明清古董在家里陈设着,独立的三层小洋楼看上去如同空中花园般,甚是惹眼。
“即使风雨摧残,我也有自己的精致和讲究。”她说。
哪怕已身陷囹圄,哪怕是处在让人不堪的监狱中!
家被洗劫之后,她以有间谍嫌疑之名,在上海第一看守所一呆就是6年多。
牢房爬满了蜘蛛网,墙壁因经年失修而泛黄布满裂痕,至于床就是那粗陋的窄木板了,微弱的小灯泡彻夜不息……
“我有生以来,从未接触过,也没想象过,世上竟会有这么一个简陋又肮脏的地方。”她描述道。
显然,这是早已把讲究与精致刻进骨子里的她,无法容忍的。
随即,她开始了“大扫除”,用饭粒当浆糊,把手纸贴在床边的墙面上,以防睡觉的时候灰尘掉落下来;用针线把两块毛巾缝起来,给水泥马桶做一个垫子……
因为长时间的反铐,她的手部已经致残。
为了不让身体垮掉,她在狱中自创了一套运动操。
她从不揭发任何人,也不承认自己有罪。
不管在看守所中遭受多么不公平的待遇和屈辱,她坚持不发出“哭嚎声”,因为那是“不文明”的。
那天,她终于可以出狱了。两个粗暴的看守所人员强行驾着她,就像扔垃圾一般,把她扔在了大街上。
脸色苍白,双颊深陷,只有一双眼睛显得特别明亮。她看着镜中的自己,震惊了!
这分明是一个看上去很不堪的老太太,还是曾经那个仪态万方的上海名媛吗?
“萍萍,我的女儿萍萍呢?”她仿佛想抓住点什么。
“萍萍已经死了,是被人活活打死后扔下楼的。”有知情人告诉她。
这一次,她终于忍不住哭嚎起来,仿佛生活已经失去了全部意义,甚至她想到了死。
她四处打量着自己早已破败的家,铺天盖地的灰尘盖满了一切,层层叠叠的蜘蛛网充斥其间,整个房间阴沉沉地,简直看不到一丝光亮。
这时,墙角的一抹鲜艳一下子抓住了她的眼球,这是她被捕之前无心撒下的野花种子,竟然盛开起来了,就算是在这样昏暗的环境下,依旧保持着生长的姿态。
这应该才是最高贵的生命吧,即使在困顿的生活中,依然不失生机勃勃!物犹如此,人何以堪?真正的贵族难道不应该也是这样吗?
“一个人最重要的是,不要气馁。你一定要有一个希望,并且有信心,乐观,朝着那个希望走。”她一遍遍地对自己说。
到底,她还是选择了继续活下去。
或许,这里带给她的伤痛过多,她选择了移居国外。临行前,她婉拒了上海博物馆收购她家中珍贵文物的请求,而是按照曾经立下的遗嘱,把所有的文物都无偿捐赠给了上海博物馆。
“大海迷茫中,隐隐望得见远远耸立的外滩1号亚细亚大楼乃至楼内我办公室的窗口……我要与生我育我的祖国永别了,这是个粉碎性的断裂,上帝知道,我是多么爱我的祖国……”
尽管万分不舍,但她终究还是走了。
在国外的那些日子,她开始安静地写作,把自己经历的点点滴滴都化作笔下的文字,她的回忆录《上海生死劫》一经出版,就引起了巨大轰动。
人人都在传颂着这位了不起的老太太,她还是那样的漂亮,特别是那双眼睛,虽然饱经风霜,却依旧炯炯有神,只有那略显沉幽的眼袋仿佛还在诉说着往事悲情。
她住在华盛顿的高档住宅区,每天很早就起床了,然后一个人去购物,做菜,驾车,看病。
大多时间,她都在写作,偶尔会被邀请到高校演讲。
她的书桌上一直都插着一支美丽的鲜花,让屋子看上去不乏生机。
闲暇的时候,她会开着自己的白色日本车兜风,穿一身真丝衬衫和丝质长裤,踩一双黑平跟尖头皮鞋,顶一头银白色卷发,看上去又飒又时髦。
晚年的她活得越发从容与优雅。
94岁那年,她在浴室一不小心摔倒被送往医院,几个月后,她便平静地离开了这个世界,她说:“我已经活够了。”终于,她可以在黄埔江与老公和女儿重逢了。
让往事归于尘!
让精神驻于世!
“那时候,你还很年轻,人人都说你美。现在,我是特意来告诉你,对我来说,我觉得现在你比年轻的时候更美。”
从她身上,你会懂得什么才是真正的优雅和美丽,懂得如何在污秽的尘世保持灵魂的高洁和仪态的高贵,以最柔软又最坚固的姿态守住最强硬的底线,永不放弃。
阴魂迟迟不散的疫情算什么,生活的拮据算什么,人生的种种不如意又算什么,仍要坚持作自己的发光体,睿智,从容,优雅,美丽,熠熠生辉。
郑念,这个有着比古瓷更硬更美灵魂的上海女人,请再次接受我们的致敬!